信息正文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18   新闻来源:忻州人大网   责任编辑:王婧   

——2017年6月22日在忻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  崔少华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5月下旬,由常委会副主任程兴利带领办公厅、教工委、研究室负责人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忻府、定襄、原平、代县等四个县(市、区),分别对忻府区的忻州名人园、晋北美术馆、寇山麦秆画;定襄县的雅艺轩制砚厂、张氏三姐妹剪纸、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原平市的天涯山忠孝文化产业园区、图书馆、炕围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代县的杨氏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华亭环艺雕塑公司、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十余个文化产业示范点,现场观摩、听取介绍、座谈发展,各个文化气息浓郁、品牌效应凸显、产业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让调研组深受鼓舞,获益匪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上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促转型、谋跨越的重中之重,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整合资源,全方位推动,文化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现有文化产业项目37类,7700多个企业单位,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特色文化产品43个。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推进有序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2015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1.2%,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增长21.4%,超全省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幅度位居全省前列,超全市各类投资增长幅度6.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业态更加丰富。五台山、雁门关相继晋级国家5A景区,极大地提高了忻州文旅在全国的知名度。连续两年《人说山西好风光》大型赛季展演,让忻州的“心灵之舟”文旅品牌激荡国内。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项目,如忻府区古城文化街区、名人文化园、原平天涯山忠孝文化园、定襄凤凰山生态园等实现了文化传播、观光旅游的一站式体验。文化产业界的领军人物和一大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拳头产品地域特色鲜明,初具产业优势,发挥了创新、创意、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代县杨氏古建公司营业收入超3亿元;华亭环艺雕塑公司的琉璃制品进入北京故宫修复工程;繁峙、代县“晋绣坊”、“雁绣坊”刺绣跻身省级名优产品;定襄县木雕、石雕等工艺品产业亮点频现,近年来荣获10个国家金奖,晟龙木雕去年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名列全省文化企业第二位。

三是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在政府政策和专项资金的引导下,各类企业主体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全市引进外地企业和本地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文化产业的共有20多家,带动民营资本投资60多亿元,民营资本已成为文化产业投资的主体力量。今年,原平市总投资6亿元的“印象梨乡”文化产业创意园招商项目已经启动。

二、主要做法


1、战略摆位,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型支柱来培育。“十三五”期间,我市明确把文化强市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把文化产业作为忻州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来培育。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抢抓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机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在今年的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大会上,再次提出要把忻州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非煤第一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形成了高层设计、高标定位、高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

2、政策扶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连续五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2000万元专项资金, 作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资金,优化在文化领域的投入结构和方式,支持有市场前景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支持文化园区和基地建设。县级财政也列入不少于百万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县两级积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中心城区“五馆一院”和县级“三馆一院”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以“周末大戏台”为代表的文化惠民品牌深入城乡,打造多赢格局。

3、项目带动,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石。全市积极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一批文产资金扶持的重点项目投入运营,逐步成长为忻州文化产业的骨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见五台山》大型情境剧演出项目,让旅游植入文化创意元素,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五台山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进一步提升了五台山文旅产品的品味和影响。至去年底,已成功演出480余场,观演人数超过18万人(次),门票收入2000余万元,解决本地人员就业130多人,成为全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定襄县凤凰山景区将温泉养生文化与乡村旅游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色旅游文化与乡村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2014-2015年,景区乡村旅游入园人数达21万人(次),项目所在地的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6亿元,占全乡农村总收入的60%以上。


三、存在不足


一是着力点分散,资源整合推进慢。忻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佛教、长城、黄河、红色、竞技、民俗等文化元素是忻州旅游文化富矿的“内核”。但受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影响,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文化企业规模偏小。全市7700多家文化企业中, 龙头文化企业只有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大块头企业少,龙头不强特征明显。二是改革发展滞后,新兴业态项目较少。文化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开发、工艺品制作等门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项目发展较少。三是创新创意不足,文化与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融合发展成效有限。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备,缺乏创意人才、经营人才,文旅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四、工作建议


忻州之长在资源,忻州之短在产业。打造忻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必须多措并举,更加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人才的支撑作用、项目的带动作用、强大的组织推动作用。
  (一)着眼大局,做好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按照市委四次全会“1661”发展战略和全市“十三五”规划为引领,编制《“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叫响世界品牌、构建龙型格局、讲好忻州故事、打造战略产业”的目标,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策略,重点推进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休闲娱乐、文博会展、工艺美术、影视服务、特色饮食、教育培训、出版传媒等主导行业发展。发挥好政府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培养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发挥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大师、文化名人、民间手工艺人的作用,建设一批历史记忆深厚、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
  (二)发挥优势,扶持做大产业。以打造“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为目标,努力谋划和启动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工程和项目,集中财力扶持市级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积极扶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县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影响力的产业龙头,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创优环境,制定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展社会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企业孵化器、文化众创空间、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等新兴领域。
  (三)拓宽视野,推动融合发展。坚持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发展思路,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顺应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新兴业态,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工业、建筑、会展、商贸、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上档升级。 
(四)创新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突破忻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活、不优、不多、不大、不强的瓶颈,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带动全产业链的形成。同时建议整合宣传、文化、旅游、发改、财政、统计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力量,形成分工协作和多级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新闻】